陈怡敏,女,1930年生,湖北医药学院退休教师,印尼归侨。陈怡敏同志是十堰市侨界一面旗帜。自2000年起,她坚持18年在家里开班,义务辅导200余农民工子女学英语,农民工子弟亲切地称她为“红烛奶奶”。她的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评选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湖北省高校系统践行群众路线好党员、好干部先进典型”“湖北省最美共产党员”“荆楚楷模”“ 十堰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十堰市侨界十大优秀人物”十堰市“最美长者”,2016年在湖北省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党刊《党员生活》上成为封面人物,2018年10月份荣登“中国好人榜”。
老一代归侨充满爱国情怀,对党坚贞不渝。陈怡敏同志出生在印尼一个上层社会的家庭,从小受父母爱国思想影响,心里最向往的是自己的祖国。1951年高中毕业,她在父母支持下排除重重障碍踏上了回国航程。回国考上中国医科大学,后转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学校要选派20名毕业生到新疆支边,为了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最壮丽的事业,她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新疆后分配到新疆医学院,一干就是24年。虽然作为有海外背景的知识分子,“文革”期间受到了冲击,但是她一如既往坚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接受组织考验,1990年10月终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30年的夙愿。她说,“我经常告诫自己,是祖国和人民哺育我成长,是党把我培养成为一名高等学校的人民教师。”1981年,陈怡敏同志调到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现在的湖北医药学院)任教,并担任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1990年退休,退休后又受到学院反聘继续任教10年。
18年如一日,免费给农民工子女补习英语。70岁了,她本应该到新疆和唯一的儿子团聚,安享晚年,但是为报答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总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从2000年起,她开始给小孩子免费补习英语。她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但给他们补课,还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还做一些好吃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由于参加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她就把一间房屋腾出来摆上课桌椅作为教室,为了激励学生还从工资中挤出一部分奖励有进步的孩子。年复一年,老教授一直坚守直至今天已是18个年头。她希望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得到更多人的关爱,让他们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将来都有机会上大学深造,学成以后报效祖国。在2016年“七一”全市最美共产党员颁奖典礼上,陈教授的那句“因为我是共产党员!”的话,饱含了老一辈党员、归侨对共产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感动了台下所有观众。
面对各种荣誉表彰,陈怡敏不曾动摇过自己的初心,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18年如一日,讲台是她一生所爱,对党的坚贞不渝,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毕生追求。她的无私精神影响到身边的人,30多名退休老人联合成立“银龄帮扶志愿工作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扶困难群众,湖北医药学院也组织教师和大学生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
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谭作刚(右二)亲切看望陈怡敏归侨(左二)
多年来,十堰市侨联一直坚持上门看望她老人家,并多次陪同省侨联领导和市领导上门慰问,送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每次看望都是一次学习和洗礼,都能感受到她老人家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市侨联号召全市侨界向陈怡敏同志学习,向榜样看齐,学习她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她忠诚于党的事业,始终不忘初心,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学习她无私奉献、十几年如一日为平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为十堰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十堰市侨联)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