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 湖北省图联动15高校传承千年文脉
  • 时间:2025-04-03
  • 来源:湖北省侨联
  • 作者:人民网

为进一步普及古籍保护知识,壮大古籍保护人才队伍,4月2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武汉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协办的“古籍薪火 十校相传——湖北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启动。

活动现场,由湖北省图书馆主导搭建的湖北历史文献资源平台同步发布。该平台整合55万条智慧图书馆的细颗粒度标引数据,通过数据库展示省图书馆部分精品馆藏古籍文献资源原貌,所有上线书目均可在线阅览、一键检索,为研究人员、学者及大众读者提供一个便捷的古籍数字化文献获取渠道。

为了丰富在校师生体验,湖北省图书馆联合武汉大学图书馆充分调动省内特色珍贵古籍资源,在活动现场特设五大主题展区,包括湖北省古籍保护成果展、湖北省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武汉大学馆藏珍本古籍展、VR数字体验、古籍修复展示及雕版印刷互动体验。其中,湖北省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湖北省古籍收藏单位整理研究成果八百余册,珍贵古籍仿真影印本近百册,含冯天瑜先生《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等珍贵资料,宗福邦先生《故训汇纂》等古籍工具书。参与本次展出的“鄂图藏珍”系列是湖北省图书馆联动全省的古籍影印出版项目,通过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湖北省图书馆与湖北地区公共馆所藏古籍进行整理并影印出版。目前面世的有《湖北省图书馆藏稿本日记四种》《民国时期预约样本辑存》《鄂东王氏未刊稿丛编》《湖北省图书馆藏稀见明清总集选刊》《苍虬阁诗稿七种》等10个系列300余册,整理出版规模在中部地区位居首位,全国前列。

活动现场,武汉大学师生通过古籍修复技艺展示了解古籍修复过程,并参加古籍保护技艺体验互动活动。参观展览的外国留学生,现场沉浸式体验了雕版印刷技艺,制作了生肖蛇图案作品。据了解,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团队通过“湖北省历史文献修复项目”与省内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开展联合修复、实训及展览覆盖全省各市州,行业影响力逐步提升。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青年学子们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传承参与者。将古籍保护转化为青年可感知、可创造的行动,培育新时代文化传承生力军。”湖北省图书馆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湖北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将在省内15所高校陆续开展,通过举办古籍保护专题讲座、开展古籍保护技艺体验互动活动,构建“政—校—馆”协同机制,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增强湖北高校古籍保护技能,培养古籍保护后备力量,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文/图 王丽颖 商林 宋泽宇)

咨询答疑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