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侨联 李燕)近年来,宜城市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侨界群众”工作理念,找准侨联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合点,加强政治引领,凝聚侨界共识,激发侨界作为,不断完善为侨服务功能,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城篇章。
坚持政治导向,凝聚侨心,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开办“同心大讲堂”培训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新思想凝聚共识,引领侨界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厚植侨胞家国情怀。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园)纳入“侨胞之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归侨侨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先后组织侨界代表、侨商,到张自忠纪念馆、纪念园等开展参观纪念活动,实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三是树立典型传播“正能量”。积极推荐侨界企业家熊炜、张怡、胡涵申报襄阳市侨界“四美两示范”先进典型称号并成功入选,在侨界立榜样、树典型,传播正能量。
坚持创新导向,擦亮侨牌,开创侨联工作崭新局面。一是完善侨情数据库。认真开展侨情普查和日常侨情调查摸底,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更新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留学生和侨企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使侨情资料全面详细,档案充实完整,夯实侨联工作基础。二是注重阵地建设。高度重视基层侨联活动阵地建设工作,在原有的四星“侨胞之家”基础上,以获2021-2022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荣誉为契机,持续发力,积极创建国家级“侨胞之家”,深化“星级侨胞之家”品牌效应,紧紧依托社会资源、侨联自身资源以及侨界人士的资源优势,把“侨胞之家”打造成为归侨侨眷的“精神家园”。三是优化管理制度。在建设“侨胞之家”硬件设施的同时,逐步完善了“侨胞之家”管理的软件建设,成立了“侨胞之家”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侨胞之家”管理制度,安排了“侨胞之家”值班表,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侨胞之家”日常活动和管理,实现了有组织、有经费、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的目标。
坚持服务导向,维护侨益,增强为侨服务综合效能。一是扎实做好暖侨工作。节日前夕走访慰问归侨侨眷,深入了解其所需所求所盼、所思所想所虑,并送去慰问品,进一步拉进归侨侨眷与侨联这个“家”的距离,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不断提高侨界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积极开展助侨行动。为我市3名困难侨眷积极争取“湖北省侨联扶贫帮困基金”,集政府、社会之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生活。三是扎实开展侨法宣传工作。动员各级统战干部、统战成员、侨界群众及社会公众参与“侨法知识竞赛”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侨法的认知度,营造知侨爱侨、依法护侨的浓厚氛围。
坚持发展导向,发挥侨力,助推宜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以侨为桥促招商。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和统战系统招商工作,开展“侨商看楚都”活动,把侨务工作同招商引资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引导侨商、侨企来宜投资创业。4月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湖北同乡会会长一行来宜参观宜城长贺西饼公司等归侨、侨眷企业,了解侨企发展,谋求投资机会,共商发展大计。二是大力支持公益事业。经常性组织侨联成员参与具有“侨”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以侨眷张怡为首的义工服务队,先后三次深入镇、村开展“童心同行”困境儿童走访慰问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与帮助,引领了具有“侨”特色的“大爱”新风尚。
武汉市侨联
黄石市侨联
十堰市侨联
宜昌市侨联
襄阳市侨联
鄂州市侨联
孝感市侨联
荆州市侨联